平台大清洗事件始末

2025年7月,反色情组织Collective Shout推动多家支付机构,对Steam和Itch.io平台上的「成人向游戏」实施支付封锁。为应对突发危机,Steam移除了数千款「不适合工作场所浏览」的游戏——准确说是从搜索结果中消失,就像被扔进数字黑洞,玩家必须知道精确名称才能找到它们。

支付巨头的罗生门

万事达卡随即否认直接参与下架行动,声明称:「媒体报道与事实不符,我们从未评估或要求限制任何游戏平台内容。」但Valve公司却透露,支付机构确实通过收单银行传达了压力。这场「甩锅大战」背后,是独立开发者被迫搭建自有商店的无奈选择。

文化战争的游戏战场

这场清洗恰似美国校园禁书运动的数字翻版。当特朗普政府用女权话术推动反跨性别政策时,Collective Shout也以「保护妇孺」之名,将《No Mercy》这种极端游戏与普通成人作品混为一谈。就像把《房思琪的初恋乐园》和色情小说等同封杀,本质都是话语权的暴力。

大厂与小作坊的双重标准

罗伯特·杨充满艺术情色意味的作品至今被Twitch封禁,而《赛博朋克2077》只需关闭裸露选项就能直播。这种「只拍苍蝇,不打老虎」的审查,让独立游戏成了最大受害者。被Steam下架的《Vile: Exhumed》本是通过叙事探讨性侵问题的严肃作品,现在却与强奸模拟游戏划上等号。

道德恐慌背后的真问题

真正的讽刺在于:历史上最严苛禁欲主义的时代,往往性犯罪率最高。当教会忙着审查《达芬奇密码》时,神职人员性侵案正持续爆发。Collective Shout创始人梅琳达与宗教右翼的密切关系,暴露了这场运动本质——用道德表演替代实质保护。

创作自由的未来

国际游戏开发者协会(IGDA)正发起支付透明化请愿,GOG平台则用「限制级游戏免费送」表达抗议。这场风波揭示的终极矛盾是:当3A大作可以肆意物化女性角色,为何独立游戏探讨性别议题反而成了禁忌?或许正如玩家所言:「审查从不会保护弱者,只会让强者学会更隐蔽的暴力。」